汉院学子青春实践行:英灵长眠湘鄂西,巍巍丰碑映楚天
日期:2025-07-06  发布人:体育部  浏览量:0

2025年7月5日,实践活动的第五天,厚德社会实践团成员们怀着无比的敬意,走进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在这片浸染先烈热血的土地上,以脚步丈量红色历史,用心灵触摸先烈英魂。

 

青柏掩映处,丰碑照初心

踏入陵园,青年路尽头矗立着四柱三间式牌坊,绿瓦朱楹、飞檐斗拱间,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园名苍劲夺目。牌坊后方,贺龙元帅全身铜像巍然挺立——这尊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的雕塑,正以目光守护着他曾浴血奋战的土地,纪念着他诞辰百年的不朽荣光。

纪念碑广场上,“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烈日下闪耀,碑身背面贺龙元帅“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的题词,如穿越时空的号角。纪念碑后方的烈士纪念墙尤为震撼:4.2万余个刻名与“无名烈士永垂不朽”的碑文并肩而立,诉说着“精神与山河同在”的誓言。实践团成员驻足凝视,仿佛听见当年洪湖岸边的枪炮轰鸣与冲锋呐喊。

 

展馆藏春秋,遗物诉忠魂

纪念碑东侧,廖汉生题写馆名的“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馆”内,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的巨幅画像目光如炬,两侧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与第二军团的军旗模型猎猎“飘扬”。馆内展陈的锈枪、补丁军装、泛黄电文,串联起1927-1934年的壮阔画卷:从桑植起义的烽火到反“围剿”的铁血抗争,从土地革命的燎原之势到根据地建设的蓬勃生机,多媒体复原的战场场景让历史瞬间“复活”。

西侧王震题名的“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馆”内,100位县团级以上烈士的遗物与事迹震撼人心:周逸群“笔杆子变枪杆子”的革命抉择、段德昌“砍头不要紧”的绝笔信、“贺家三姐妹”投身红军的巾帼豪情……“不屈五豪杰”“洪湖红三香”等专题展区里,一封烈士家书中“舍小家为大家”的字迹早已模糊,却仍让成员们湿了眼眶。

 

浩气贯楚天,薪火永相传

“当你看到这一行行血染的名字......”烈士馆的结束语如重锤叩心。大巴山的红叶是先烈高擎的火炬,武陵山的青松是英雄挺拔的脊梁,洞庭竹影与洪湖荷香里,处处是革命者未熄的精神火种。如今的湘鄂西大地,三峡大坝锁江成湖,汉宜高速车流如织,江汉平原稻浪翻金,正是先烈理想照进现实的模样。

离开陵园时,实践团成员在纪念碑前立下誓言:当以三峡之壮阔胸怀承续使命,以洪湖之奔涌热血砥砺前行,让“英灵长眠处,丰碑照新程”的精神图腾,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上。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