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院学子青春实践行 踏寻文明足迹,仰承赤帜精神
日期:2025-07-04  发布人:体育部  浏览量:0

长江之畔,洪湖之滨。2025年7月3日,实践活动的第三天,厚德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抵达洪湖市的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学习。

洪湖市博物馆基本陈列为“洪湖馆藏精品文物陈列”,展览面积为700平方米。展览分文明曙光、州陵风韵、文泉华彩、洪湖烽火四个部分,共展出文物101件,主要是以时代为顺序、以文物为主线,通过实物、照片、图表、油画、场景等多种手段,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洪湖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踏入博物馆,目光所聚皆是对三大雕像的好奇与崇敬,他们分别是段德昌(左)、贺龙(中)、周逸群(右)三人雕像。这三位都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雕像寓意着他们对革命事业的精心谋划和卓越领导,体现了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和为实现革命理想而共同奋斗的精神。

移步展区,映入眼帘的是“文明曙光(新石器时代)”展区。在这里,那些古老的石器、骨器,仿佛带着远古的气息,诉说着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最初的生活印记。它们是岁月的见证者,让队员们得以窥探到先辈们在这片沃土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场景,感受到人类文明诞生之初的蓬勃生机。

沿着历史的脉络前行,“州陵风韵(西周至元代)”展区则为队员们展现了一段更为漫长而丰富的历史进程。乌林寨、白骨塌、大、小城壕等历史遗迹的相关展示,让队员们的思绪飘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左右三国格局的赤壁大战的主战场便在洪湖乌林长江段,赤壁之战的硝烟虽已散去千年,但在这里,队员们仍能通过那些出土的青铜剑、戈、矛等文物,想象到当年战场上的激烈厮杀,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而“文泉华彩(明至清)”展区,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示了明清时期洪湖地区的繁荣与昌盛。其中,清代洪湖文化艺术发展经历了一个高峰期,民间根雕艺术,陶瓷艺术,书画艺术均有成就。这里展列的每一件文物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生动体现。透过这些文物,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繁华的时代,领略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精湛技艺。

然而,最让队员们心潮澎湃的当属“洪湖赤卫队文艺作品展”和“烽火洪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斗争史)”展区。这里陈列着的一件件革命文物,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一封封泛黄的信件、一面面破旧的旗帜、一把把简陋的武器,它们虽然沉默不语,却又仿佛在向队员们大声呼喊,让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理想、为了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精神。

看着这些珍贵的文物,队员们的眼前不禁浮现出洪湖赤卫队在芦苇荡中与敌人英勇战斗的场景。他们凭借着对革命的忠诚和顽强的意志,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为保卫家乡、保卫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仿佛在耳边响起,那激昂的歌声,正是对他们英雄事迹的最美赞歌,展馆的历史资料中选取了部分珍贵的剧本、唱片、年画、工艺品、连环画等进行展览,帮助队员们重温这段英勇的故事,致敬革命的年代。

此次学习,队员们意识到,青年不仅是新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历史使命的接力者。洪湖先烈的精神值得作为榜样,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去踏寻历史的脉络,感受洪湖浩气的传承,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收藏本页